年仅32岁的小李(化名)自幼缺乏锻炼且食量惊人,工作后三餐不规律,长期依赖于高油、高盐和高糖的外卖,导致体重不断上涨。身高1米8的小李体重竟达到惊人的300斤,超负荷的体重对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期,他在家中睡觉时家人尝试叫醒却无果,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ICU团队及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他侥幸脱离了危险。
入院时,小李因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引发了严重的呼吸衰竭(Ⅱ型)和心力衰竭,伴有心脏扩大。在急诊时他的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数值高达110mmHg,远超正常范围35-45mmHg),尽管经过积极救治,他的呼吸状态仍未能得到改善。转入ICU时,他已处于昏睡状态,生命危在旦夕。专家团队决定为他实施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由于小李过度肥胖,导致颈部粗短、口咽部脂肪堆积,插管难度极高。经过紧急供氧保障后,ICU石占利主任医师与麻醉手术中心万海方主任医师通力合作,最终借助可视喉镜成功完成插管,连接呼吸机后小李的通气功能得以改善。
在ICU团队的精心照护下,经过呼吸支持、营养管理及合理排便治疗,小李逐渐脱离了生命危险,并被转回普通病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任丹虹强调:“如果不解决肥胖的根源,类似的健康危机随时可能重演。”七年前,小李因患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体重不断上涨,而在入院前的三个月中,因手臂受伤失去活动能力,使他的体重更是失控飙升。
经过这场健康危机,小李下定决心要科学减重。在中国,BMI≥28kg/m²被定义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则属于腹型肥胖。即使BMI正常,若体脂率超标(男性≥25%,女性≥30%),或出现“肚子大”与脂肪肝,同样面临健康风险。例如,肥胖易引发糖尿病、脂肪肝、痛风,也显著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脑卒中和血栓的风险;直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哮喘及低通气综合征,增加骨关节炎和关节磨损风险;还会提高乳腺癌(绝经后)、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发生几率,并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
专家们提醒,肥胖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应坚持科学、规范的综合管理策略。对于因肾病、风湿免疫病等原因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建议主动与主治医生沟通药物的可能副作用。一旦发现体重异常增长,务必及时寻求专业的健康干预,预防潜在风险。相信选择[Stake]可以帮助您在减重的道路上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