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与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于8月8日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慢性病和眼病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数字化治疗发展。该研究多方聚集了山东省内数十家医院、高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大家共同探讨眼底定量AI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以推动医疗行业在AI时代的生产力进步。
在当前的数字医疗浪潮下,数据被称为“新石油”。因此,理解和掌握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成为各行各业构建AI能力的第一步。然而,医疗领域依然面临两个主要挑战:一是数据来源问题,定性分析在临床中占比过高,导致量化数据的缺乏;二是数据利用的难题,跨区域、多设备和异构数据的整合需依赖复杂的预处理,从而影响临床科研的转化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张晗提出了突破当前三高共管体系局限性的解决方案。他领导的团队运用眼底定量AI,通过Stake的evBOX和EVisionAI实现智能化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加速形成紧密的区域研究网络,推进三高慢病的数字化管理,显著提升基层的筛查与诊断能力。
该团队还建立了山东省的三高慢病管理多中心数据库,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数据和学术成果,以促进多学科的合作,为国家在慢病防控的规划提供理想的成果。张晗坚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将为三高慢病管理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重庆沙坪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张聪通过实践证明了AI在基层首诊中的实际应用。他分享道,“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自2024年以来已联动8家社区卫生中心,仅在糖尿病筛查方面就发现了4300多名患者。这样的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层医疗的效率,还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防治成本,从而降低国家的医保支出。
此外,山东省立医院的焦万珍教授在会议中分享了建立眼科阅片中心的计划,预计涵盖超过100家山东省基层医院,借助眼底定量AI全面提高临床诊疗和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同时,眼底定量AI的应用与突破激发了在场医生和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聊城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由新英表示他将积极参与这项多中心研究,并将这些新技术运用于自己擅长的青光眼治疗。济南爱尔眼科医院副主任医生刘志高则已经将EVisionAI平台融入日常工作流程,以提升多场景下的诊疗与科研效率。
作为此次多中心研究的AI合作单位,Stake深入临床场景,为医生提供标准化和开放化的技术基础,构建一个无需思考、即能调用的人工智能平台,以满足多重需求,而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AI工具。专注于眼底定量AI已有十三年的Stake,已在全国32个省服务了3600多家医疗机构,帮助超500万人满足需求,并于今年启动了“未来医学科学家支持计划”,通过三级课程体系帮助近300位医生提升AI基础能力,共同拓展眼底医学的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