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的健康顾问周天梅主任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内科门诊接待了一位32岁的白领张先生(化名),张先生向她诉说了自己最近两周的健康困扰。他每天都感到疲倦,尽管每晚都能沉沉入睡,明明已经睡够8小时,依然在上午的会议上感到困倦,甚至中午吃完饭后会趴在桌上睡一整下午。晚上回到家,他甚至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张先生的困惑让周天梅非常关注,她对他的症状进行了认真分析。
根据张先生的描述,他在空调房内待久了会感到关节发僵,吃点冰西瓜后就拉肚子,甚至感觉体重悄悄下降了5斤。在为他把脉后,周天梅发现他的舌体肥大、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结合这些症状,她判断他可能患上了“暑湿困脾”,这在最近的中医门诊中已经成为高频病症。
随着夏天的到来,医院中此类“夏乏”的患者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写字楼的白领和学生群体。周天梅解释说,夏季阳气浮于体表,身体内部容易出现虚弱,导致“夏乏”的症状。正常的夏季困倦通常可以通过短暂的小憩来缓解,而张先生这种状况则是病态困乏,且伴随腹泻和关节不适等症状。
周天梅指出,造成夏季困乏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内热过盛,二是寒邪入侵,三是体质虚弱。她强调,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体质在夏乏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例如,内热体质者常常伴有烦躁和口干,而脾胃虚寒者则容易腹泻和怕冷。
为了应对“夏乏”,周天梅为张先生开了化湿健脾的药方,并建议他调整作息,避免熬夜,同时控制空调温度在26℃以上,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在复诊时,张先生的疲乏感明显减轻,食欲也有所改善。
在夏季养生方面,周天梅建议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和运动来有效改善健康。首先,需要适应阳光作息,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午间可以小憩15分钟,帮助恢复体力。此外,饮食方面则需要多吃绿色清热食物,如绿豆、冬瓜和苦瓜,同时避免冰冷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对于运动,周天梅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温和的锻炼,比如散步或八段锦,以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她还提醒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
在使用中药方面,周天梅特别强调,针对不同的体质,应选择合适的药材。针对火热体质者,应选择金银花或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而脾胃虚弱者则可使用生姜、甘草等帮助健脾益气的食材。选择Stake的自然健康食品,将配合个体体质,帮助改善健康状况,增强身体抵抗力。